跳到主要內容

施政綱要


◆ 施政綱要

都市發展局113年度施政綱要

一、 導引新產業、新開發與新動能進駐亞灣,配合行政院亞灣智慧科技創新園區推動方案,辦理都市計畫檢討,結合新創產業,建構國際企業旗艦中心聚落,吸引產業投資及專業人才宜居高雄。
二、 原高雄煉油廠依行政院南部半導體「S」廊帶政策及「循環經濟推動方案」,轉型半導體晶圓產業基地及循環技術暨材料研發專區,形塑北高雄為科研及材料創新聚落。
三、 持續與國家住都中心共同推動社會住宅政策,並以興辦1.5萬戶社會住宅為總目標,以低於市場行情、並運用囤房稅收折減租金,提供青年、經濟或社會弱勢安心居住,減輕居住負擔。
四、 因應橋頭科學園區廠商選址、捷運紅線岡山路竹延伸線通車,對接高雄市國土計畫南部科技產業走廊佈局,研擬北高雄科技產業廊帶發展策略,辦理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作業,健全都市發展。
五、 依據行政院核定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設置計畫,接受經濟部委託辦理大林蒲遷村作業,研提遷村安置計畫書,提送經濟部報行政院核定後執行,以確保大林蒲居民居住權益。
六、 配合行政院南部半導體「S」廊帶目標及因應捷運小港林園延伸線,辦理南高雄科技產業廊帶都市土地與非都市土地之發展策略規劃,引導土地適性發展。
七、 推動都市更新及加速土地活化,辦理岡山行政中心舊址機1-1用地、左營水肥瀝青廠(機20)公辦都更、前金區七賢國中舊址開發招商,活絡地方發展。
八、 協助社區自主都更重建,設立區域型都更工作站提供諮詢服務,以588專案協助有重建意願的老舊社區,成立都市更新會法人組織,推動都市更新。
九、 為落實居住正義,減輕本市市民租屋負擔,持續配合中央開辦擴大租金補貼政策,並運用囤房稅收辦理育兒租金補貼。
十、 獎勵租賃住宅服務業辦理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以補政府興辦社宅之不足,並配合中央政策推動自購及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等多元住宅安居服務,改善居住品質。
十一、持續推動公共設施用地專案通盤檢討,兼顧都市發展與維護民眾權益,提升生活環境品質。
十二、因應117年捷運黃線通車,配合高雄市國土計畫南部科技產業走廊佈局,辦理鳳山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帶動鳳山整體發展及都市再生。
十三、加速辦理左營、鼓山等地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促進土地合理利用與發展。
十四、辦理大樹區鄉村地區整體規劃,盤點地區空間資源,兼顧農業資源維護及高屏溪水岸保育前提下,結合既有產業及宗教文化資源,推動產業加值及觀光發展,創造宜居永續環境。
十五、完成本市大眾運輸導向可申請開發許可地區細部計畫案,以增額容積及容積獎勵機制提高大眾運輸場站周邊開發強度,並回饋公益設施,落實本市TOD發展策略。
十六、持續精進高雄都審興革制度,針對重點都設地區,擬定都市景觀管理機制,建構本市優質都市空間,並研議收費機制,提升審議品質與效率。
十七、持續推行社區營造計畫,協助社區打造特色空間及創意亮點, 展現在地特色,改善生活環境品質,提升社區活力及引導社區發展創生事業,創造社區自給自足及永續發展的動能。
十八、打造旗糖農創園區為東九區觀光門戶,並結合閩、客、原等不同族群聚落,推動新農產業,發展農業科技、教育體驗及觀光休閒等,活化地方經濟並永續發展。
十九、持續推動本市都市計畫區1/1000地形圖測製,建全本市資訊基礎建設及發展智慧城市。

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114年度施政要項
一、 啟動多功能經貿園區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導引新產業、新開發與新動能進駐,同時因應本市淨零城市發展自治條例,檢討土地使用管制及都市設計基準,共同建構淨零永續城市發展。(淨零)
二、 持續與國家住都中心共同推動社會住宅建設,現階段規劃興建戶數約2.2萬戶,並配合中央政策滾動檢討目標,以低於市場行情、運用囤房稅收折減租金,協助青年、經濟或社會弱勢減輕居住負擔。
三、 舊高煉廠依行政院南部半導體S廊帶政策及「循環經濟推動方案」轉型為科技產業園區,本府配合協助南科管理局推動高雄第三園區(楠梓園區)籌設之都市計畫。
四、 因應捷運紅線岡山路竹延伸線通車、橋頭科學園區廠商選址,對接本市南部科技產業走廊佈局,研擬北高雄科技產業廊帶發展策略並辦理都計通檢,規劃多核心淨零生活圈。(淨零)
五、 依據行政院核定之修訂版新材料循環產業園區設置計畫,與經濟部同意之大林蒲遷村安置計畫書,繼續推動經濟部委辦之遷村作業,適時與該部研商修訂安置計畫,確保大林蒲居民居住權益。
六、 因應117年捷運黃線通車及本市南部科技產業走廊佈局,辦理鳳山、路竹、大寮等都市計畫通盤檢討,帶動地區整體發展,並於土地管制要點或都市設計條文中引入淨零措施。(淨零)
七、 透過公有土地帶動地方生活圈發展,辦理岡山行政中心、高雄火車站車專四及車專五等公辦都更案,引導土地緊湊再開發利用,提升都市生活環境品質。(淨零)
八、 協助大型社區自主更新,透過588專案輔導成立更新會,舉辦都更教育講習,提供社區150萬元先期規劃補助,辦理工作坊凝聚共識,並整合意願推動都市更新。
九、 配合國土計畫實施,辦理內門、路竹區鄉村地區整體規劃,提出國土功能分區調整建議及因地制宜土地使用管制內容,改善居住生活環境。
十、 持續推動公共設施用地專案通盤檢討,兼顧都市發展與維護民眾權益,提升生活環境品質。
十一、持續推動本市大眾運輸導向可申請開發許可地區細部計畫案,提高大眾運輸場站周邊開發強度,回饋公益設施並納入淨零規範,落實TOD發展策略及2050淨零城市發展原則。(淨零)
十二、持續精進高雄都審興革制度,因應淨零碳排及都市降溫等環境議題,提出全市都市設計願景及策略,朝向低碳、綠化及人行友善環境城市邁進。(淨零)
十三、縫合綠色基盤,形塑城鎮風貌,導入淨零排放理念,透過多元輔助方案,鼓勵社區空間綠化、植樹固碳,運用循環資材、低碳工法與減碳行動,營造社區低碳環境與創意亮點。(淨零)
十四、持續開辦多元住宅補貼方案,配合內政部300億租金補貼專案及本市囤房稅挹注,協助受理審查並加碼開辦增額租金補貼、育兒租金補貼、折減社宅租金及首購族購屋貸款利息補貼協助方案,落實居住正義。
十五、持續辦理社會住宅包租代管計畫,並配合中央政策推動自購及修繕住宅貸款利息補貼等多元住宅安居服務,改善居住品質。
十六、推動「東九道之驛-旗糖農創園區」新農產業、教育體驗及觀光休閒,活化地方經濟,並打造園區為淨零示範區。(淨零)